找到相关内容134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情爱的危害——诸位高僧开示

    于猛兽横流,吾侪凡夫,应当猛省而讨斥之…(详见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》第六十九至第七十三页)   世无无因之果,果必有因。如桃树由桃核而来,现在生死,由贪欲而生,吾人最初受生,亦由一念爱心而来,纳想为胎...

    正念

    |戒淫|情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1/11045831400.html
  • 止观学说中的实践哲学意义——兼论佛学现代

    洞察,去摆脱习俗中的种种预设、构造和偏见。  注:  (1)僧肇:《维摩诘经论》卷五。  (2)智yǐ@①: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卷上。  (3)宝静: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进述》。  (4)同(2)卷下。 ...却同时成了认识的障碍,“无明翳乎法性、尘沙障乎化导,见思阻乎空寂”(4),人们再也无法用这张网去重建圆满的实在了,“语中一切烦恼善不善等法,皆不可得。”  止观修习与日常认识截然相反,它不是先去构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13140134.html
  • 中国官方哲学儒家思想与佛教道教的纷争与融合

    佛教的思想内容。如隋朝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在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中,谈到“善根发相”时说:“今略明善根发相有二种不同:一、外善根发相。所谓布施、持戒、孝顺父母、尊长、供养三宝,及诸听学等善根开发。此是外事...

    许抗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1045339.html
  • 禅定与空观概论

    然止观二品能遍一切胜三摩地。由此二品能摄一切三摩地故,诸瑜伽师一切时中应修止观。”中国天台宗智者大师在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一书中也说道:“若夫泥洹之法,入乃多途。论其急要,不出止观二法。所以然者,止乃伏结...、慈心三摩地等,所有这些三摩地都可以容纳在止观二法之中,他们的修习也离不开止观修习的原则。比如一棵树即使有再多的枝叶花果,都是依树根而生,同样,所有的三摩地都是以止观为根本。如《解深密经》中说:“如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1648206.html
  • 试论法界止观

    圆觉经》卷上末。  7《虚云法师年谱》  8《影尘回忆录》  9《摩诃止观》卷一,缘起。  10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卷下,证果第十。  11《楞严经》卷六。  12《楞严经》卷六。  13《楞严经》卷五...藏。”1所谓开,指的是从分立的角度来探讨问题;所谓合,指的是从统一的立场来把握全体。所谓秘密藏,指的是诸佛不可思议的境界。在这里,智者大师告诉我们,无论从全体,还是从局部来看,止观都能代表整个法界,...

    超然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5050548.html
  • 把握解脱命脉——止观学修刍议

    莲花戒论师所著《修道次第论》中说:“世尊虽说诸菩萨众无量无数等持差别,然止观二品能遍一切胜三摩地。由此二品能摄一切三摩地故,诸瑜伽师一切时中应修止观。”中国天台宗智者大师在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一书中也...,致使学佛者往往容易将二者混淆。致使对于止观的体性、修习的方法、应断的过失、所经的阶段、成就的标准等都不是很清楚,因此在实践上难免会举步维艰,在实证上亦多错认。  空观是断生死无明的唯一慧剑,他的正确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5352453.html
  • 问世间情是何物?直叫人障碍往生,六道沉沦!

  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》第六十九至第七十三页)   世无无因之果,果必有因。如桃树由桃核而来,现在生死,由贪欲而生,吾人最初受生,亦由一念爱心而来,纳想为胎,流爱成种。   吾人来世如何,不必问...

    孟省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0752623.html
  • 隋代东都洛阳的佛教内道场和翻经馆

    。在南北朝分裂时期,南北佛教,风格异趣,南方重理论,北方重实践,即所谓南义北禅。伴随着隋朝的政治统一,南北佛教风格也应该统一,于是天台宗提出了定慧双修的止观法门。止即禅定,属于佛教实践;观即智慧,属于佛教理论。智顗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卷上指出:“止乃伏结之初门,观是断惑之正要;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,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;止是禅定之胜因,观是智慧之由藉。……此之二法,如车之双轮,鸟之两翼,若偏修习,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50455190.html
  • 天台通教之化法研究

    四十六册。  15:隋智顗述,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;《大正藏》第四十六册。  16:隋智顗说,《六妙法门》;《大正藏》第四十六册。  17:隋智顗说,《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》;《大正藏》第四十六册。  ...肆章 接通后之开显般若法门77  第一节 天台教观般若法门77  第二节 般若妙慧止观熏修81  (一)培养善法因缘修习止观83  (二)对治身心之清净妙法89  (三)回归自心下功夫94  第三节 ...

    李宗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15255642.html
  • 圣凯法师:佛教僧人的禅七生活

    无所求的好护法,能够提供饮食、医药等供养。这些,都是外在的条件,修行者自身应该善于观察自己的思想,能够调伏自己的身心等。此外,智在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、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等书中,对坐禅方法也颇多... 圣凯法师:佛教僧人的禅七生活      僧人与禅修   对于一个修行的僧人而言,行、住、坐、卧皆可修禅,但在四者之中,以坐姿最为适宜,故多云“坐禅”。以打坐来修习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94556218.html